嘉義鹿草黃家三兄弟,製作蒸籠工藝已超過一甲子,堅持使用竹子及原木純手工製作會呼吸的蒸籠,所蒸出的美食在外觀與口感上都優於鐵、鋁製蒸籠,更帶有竹子、木頭獨特香氣,是許多台灣特色小吃美味的秘訣,到鹿草推薦來探訪黃爺爺奶奶,認識劈竹、刨竹、編織等手工蒸籠製作體驗,記得先電話預約喔
↓ ↓ 追蹤 卡夫卡愛旅行 專屬社群 ↓ ↓
|
嘉義鹿草鄉三角村,是南台灣著名手工蒸籠出產區,迄今已製作此工藝超過一甲子的黃家三兄弟,今日拜訪七十多歲最年輕的三弟黃復興夫婦
堅持使用竹子原木製作而成會呼吸的蒸籠,蒸煮時不會因過多水氣而影響外觀與口感,同時帶有竹子及木頭獨特香氣,是許多台灣特色小吃,如包子、饅頭、小籠包、燒賣、流水席煲湯、筍絲豬腳等,美味的秘訣
黃爺爺堅持選用南投竹山的竹子,其中最愛的是桂竹,因品質耐用且不易蛀蟲
做蒸籠的基本功就是需要日以繼夜鍛鍊手工劈竹
爺爺從中自行研發劈竹工具
讓盧卡斯好奇了一下:是劈竹工具先被研發出來還是切蘋果的工具呢?
大家輪流體驗劈竹子,傳來『ㄎㄧㄚ~ㄎㄧㄚ~~』剖竹清脆聲音
剛劈開的竹子十分鋒利,需要非常小心,看著爺爺熟練的整竹子
開始修飾剛劈開非常鋒利竹條,讓手感更加舒適
爺爺坐在三合院門前,專心修飾竹邊
喜愛攝影朋友們努力捕捉爺爺認真的神情
職人專心做工藝時是最美的
堅持品質平均每天只能製作出一層蒸籠
但一個蒸籠卻可以使用好幾十年
將竹子刨成薄片
以手工刨竹片並且藉由竹皮的變化將蒸籠編製成工藝品
不需畫圓,就能熟練的以柴刀將竹編修成圓形,將三片竹編及兩層紙,組合製成美麗蒸籠上蓋
蒸籠的外層是一層一層的木片圍起來,木片選擇從檜木到雜木都有
看到黃爺爺在修復已使用十多年的蒸籠,讓盧卡斯非常心動也想買一個
一問之下才知道買蒸籠首先挑選竹子及木材的品質,再依尺寸大小計算價位,照片中的蒸籠一層大概2000元起,重點是現在下訂,最快要一年後才能取貨
台灣氣候非常潮濕,黃爺爺與我們分享竹製蒸籠保養小秘訣
蒸籠保養小秘訣
在台灣蒸籠一定會發霉,發現蒸籠發霉時務必使用乾的抹布,將表層白白地擦拭乾淨,接著將蒸籠以清水清洗乾淨,再以陽光曬乾即可使用。切記不用濕抹布擦拭會讓黴菌附著在蒸籠毛細孔中
《黃復興手工蒸籠》
電話:05 375 3916
時間:需事先預約
停車:路邊停車
遊程
這次盧卡斯參加嘉義縣海線創新低碳休憩服務示範整合發展計畫及鹿草好覓仔合辦的『農村人文2日遊旅行』,意想不到嘉義高鐵站旁的農村,保留許多傳統三合院住宅,街頭巷尾充滿熱情的農村生活,已經是台灣少數交通便利保有在地人文風俗的鄉村
旅遊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