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結穀倉,位於蘭陽溪南岸,緊鄰二結車站,旁有蘭陽大橋經過,居交通的要衝位置,始建於昭和五年,至今有七十多年歷史,在二次大戰期間,負責收購蘭陽溪南岸廣大農業區的稻穀,經過碾米工場的精製後,轉運到台北各地,或經基隆港輸往日本或南洋。但因時代變遷漸走入歷史,不過,建築物典雅造型即樸實風格,仍難掩當年風華。
↓ ↓ 追蹤 卡夫卡愛旅行 專屬社群 ↓ ↓
|
本文已二訪更新,詳:【宜蘭觀光工廠】二結穀倉稻農文化館|親子雨天室內景點手抄紙手工書DIY
日治時代末期,爆發東亞戰爭,日本統治者為控制糧食運用,經常派員到農家調查每家的農地面積、生產量,並計算出每家人口需多少糧食,多出來的稻穀全要繳交出來作為軍糧,二結榖倉將稻穀加工處理後,透過緊鄰的二結火車站運送到基隆、台北,台灣光復後,稻穀改為自由買賣,但農友仍會將農作送抵二結榖倉銷售,榖倉內當時大都仰賴勞力,工人需扛起上百台斤的稻穀上上下下,倉內的勞力市場成為台灣早期農業社會的最佳寫照。
昔日的二結榖倉因勞力密集,自然聚集許多攤販,吃點心的員工,商賈們來來往往,形成熱鬧的市集,之後,農業沒落,再加上設備老舊,建築不易補修,二結榖倉過去的風華逐年褪去,直到民國八十二年,五結鄉農會另建新的榖倉,二結榖倉仍閒置至今。民國87年宜蘭縣政府召開古蹟評鑑審議會議,決定將縣內僅存的日治時期榖倉建築-五結鄉農會二結榖倉,列入縣定古蹟,亦轉由社區民眾所組成的大二結文教促進會來經營。(文章節錄自大二結文教促進會網站)
木頭人在門口處彎腰向遠道而來的遊客們表示歡迎之意
入場需酌收50元清潔費,但是可抵消費,我來的時間已近中午,那就順便點的午餐
點完餐後,等待的時間,我就到裡面去參觀
外面有一個大草皮,草皮上陳列了許多木頭人的雕塑,每個木頭人的動作都描繪了當年農村社會的人物姿態
進到穀倉內,在原有的穀倉內部,陳列了許多關於稻子、關於穀倉的相關介紹
裡面還有一個圖書間面放了許多與台灣有關的書籍,坐在圖書間的沙發上,可以隨手拿本書來翻翻看看

有一間擺放著互動遊戲機
先按住「分」
再按住「米」
兩個自合在一起就成了米粉的「粉」字啦,當然還有各式各樣的組合,我只是挑個簡單的來試,如果有興趣還有許多不同的組合
與米相關的食品,依照節日來劃分,原來米製的食品這麼多阿
展示館的盡頭有一座巨大的碾米機,這座碾米機總共三層樓高,當年就是使用這機器將米和殼分開,製成白米,如今已經年久失修無法使用,但看這壯觀的景象,依舊能夠遙想當年全盛時期碾米機那隆隆作響的運轉聲
一樓有一個時光隧道,用圖片訴說著二結穀倉的歷史





逛完剛好12點多,告知店家可以上菜,便找個位子坐下
我點的是蝦仁炒飯 120元(不須一成服務費),附贈一杯50元的飲料
當年二結穀倉的設立就是因為他位於蘭陽溪旁;鐵路交通的要衝位置,當年繁盛是因鐵路而起,如今鐵路依舊行駛,但穀倉卻已失去原有之繁盛,盼大二結文教促進會能夠用心經營讓二結穀倉重現當年風華
本文已二訪更新,詳:【宜蘭觀光工廠】二結穀倉稻農文化館|親子雨天室內景點手抄紙手工書DIY
二結穀倉
地 址:宜蘭縣五結鄉復興中路22號
電 話:〈03〉9600277
營業時間:禮拜二~禮拜日 am 8:00~pm 5:30
停車資訊:穀倉旁邊即有廣大停車位
|